- A+

庙堂
中州最高政权,统御万民。中州江湖很大,但是普通人更多,所以历来就有政权,只是最早时各种部落混战,直到影州之乱,玄武设下犟山结界之后,获得了龙灵之力协助的始皇帝才真正统一了中州,此后万世不变。掌握龙灵之力的皇帝很清楚,能够威胁到自己地位的只有其他拥有兽灵相助的人,所以在为了应付突厥等周边国家的的边军之外,朝廷设立了“天、龙、灵、海”四大衙来监察江湖。
一、组织构成
边军
始皇帝虽然统一了中州,但是中州之外尚有异族,最近的就是北域的突厥。
突厥举国皆信奉玄冥教,而玄冥教也乐得利用战斗训练教众的战力,所以突厥军中常年有玄冥教中高手与精锐教众组成的“鬼判军”存在。为此历代皇帝不断扩建,终于在北域一线上修筑了万里烽燧,并且驻扎了数十万善战边军。千百年来与突厥摩擦不断,但始终没有全面开战,双方维持着诡异的平衡,似乎都在为某场大战做着准备。
水军
中州北域是突厥,而南侧则是无边大海。比起能够看得见的突厥威胁,无边大海中隐藏的危险似乎更大,时常有奇形怪状的水族登陆捣乱不说,海外小岛众多,上面的岛民部落对于中州资源也虎视眈眈。
为应付这些来自水域的危险,第五代皇帝下令组建了水军。水军的人数并不算多,堪堪过万而已,但都是水性绝佳且能征惯战之辈。与鲜少大战的北域边军不同,水军与水族和岛民的大战时有发生,且水军之剽悍在于决不坐等水族或岛民挑衅,他们时常会主动出击。
四衙
朝廷设立在中州境内的四大衙门,东西南北各一所,专司监察江湖之责。
1、天府
官称“京畿府”,东衙,坐落于京城之内。主要负责汇总四方消息,兼具护卫京城之责。比起其他三衙来说,京畿府的捕快相对较少,且鲜少巡捕江湖,但是地位超然,是四衙之中唯一称“府”的,又因为在天子脚下,故称“天府”,为四衙之首。
2、龙衙
官称“并州衙”,北衙,坐落于并州。并州为始皇帝龙兴之地,且并州境内,有传说中的“龙门”存在,所以并州衙又被称为“龙衙”。因为天府捕快很少巡捕江湖,所以整个中州北地的江湖势力几乎全由龙衙负责。

除此之外,由于朝廷的龙灵就隐藏在龙门之上,所以每三百年就会有鱼蟒跃龙门化龙入海。如果有鱼蟒成功化龙入海,那么龙灵之力尽归真龙,朝廷龙气尽丧,便有滅国之危,所以龙衙还身负斩龙之责,决不可让任何鱼蟒成功化龙。
3、灵衙
官称“蜀州衙”,西衙,坐落于蜀州。蜀州天府之国,是江湖大派最多的地方,峨眉、唐门、百草门皆盘踞于此,而芥子帮的总舵也在蜀州境内,以外界压力来说,蜀州衙是最大的一个。因此蜀州衙没有其他职责,专和这些大派较劲。
这些大派中,最令蜀州衙的捕快们头痛的便是精通药毒的百草门和唐门。为了应对这两派,蜀州衙选了以毒攻毒的路子,药毒比不过,那便用巫蛊,几代的争斗之后,蜀州衙的捕快们个个精通神秘莫测的巫蛊之术,其他三衙的同僚们称之为“灵衙”,而江湖人则更愿意称之为“巫衙”。
4、海衙
官称“粤州衙”,南衙,坐落于粤州。粤州近海,南境水军便驻扎于此。粤州衙与水军往来密切。水军擅水战,但难入深海,而粤州衙的捕快们武功高强,能抗深海高压,所以每当水族或岛民中涌现出实力绝高之辈,水军不能敌时,通常都是粤州衙出面收拾,因此被称为“海衙”。
南境江湖门派虽不多,但是武当和游侠盟这两座庞然大物均坐落于此,还有号称永久中立的妙绝山庄也是一头卧虎,所以海衙的压力也不小。
六扇门
刑部下辖的缉捕机构。四衙负责监察江湖,而六扇门则负责一切与江湖人士无关的刑案与盗匪缉拿。
秘衙
始皇帝为监察江湖创立了四衙,晚年时又觉四衙权力过大,无从制衡,欲成立一个机构监察四衙。但一来国力已不足再建一座新的江湖衙门,二来四衙强大且桀骜,若成立一个监察他们的第五衙,四衙一定会心怀不满,若从中作梗,就更加难以成立。所以国师叶思隐想出了一个绝佳的办法,他放出风声,说四衙之外还有一个神秘的第五衙用来监察四衙,四衙果然震怒,联手调查,而在此期间,四衙不少行事孟浪之辈被人杀死,但对第五衙的调查却没有丝毫结果,四衙无奈,只好作罢。
四衙当然查不出第五衙的存在,因为根本没有第五衙。被人称为“妖师”的叶思隐最擅操控人性的鬼蜮手段。他早已看到江湖人对四衙行事有所不满,冲突不断,所以他便利用这一点,将那些在与江湖人冲突中死掉的四衙捕快命案安到并不存在的第五衙头上。叶思隐就用这么一个“莫须有”的可能性制衡住了四衙,之后很多年中,皇帝们都孜孜不倦地将江湖上的一些悬案偷偷安在第五衙头上,却始终没人能摸到第五衙的蛛丝马迹,所以被人称为“秘衙”。


二、功法
朝廷武学大致分为“帝王之术”、“边军武学”、“捕衙功法”三个部分。
(一)已知情报
关键词一 武功
释义:朝廷人数众多,四衙边军各擅胜场,只能选当中卓越人物的武功来代表一二。
关键词二 朝廷与玄冥的暗中交易
释义:始皇帝与武当的初代道尊相交莫逆,年少时得了龙灵之力一统天下之后,道尊认为始皇帝的力量对于犟山结界有所帮助,所以就将影州之事告知了他不少,为此始皇帝一度濒临崩溃,他费尽心力打来的天下,居然随时都有可能被来自另一个天下的异族给吞没。幸亏始皇帝雄才大略,冥思苦想之后,认为犟山结界绝非靠武当山上的一个道尊就能守得住的,终究还要靠更多人来一起面对,所以毅然决然地散掉龙之灵一半的灵气,化入中州的名山大川当中,受此遗泽,此后中州人才辈出。
始皇帝与道尊相约,此后天下出现的每一个人间无敌之人,都要由武当后人将这段往事告诉他,然后邀此人去往犟山同守结界。而始皇帝想让更多人一起面对影州的想法与冥王也不谋而合,所以在冥王与始皇帝见了一面之后,双方陈兵北境,相互砥砺却从不真正开战,就是为了一起面对最后的那一场与另一座天下的战争。
关键词三 龙之灵
释义:异兽十二灵之一,青龙之灵。
青龙化灵之前实力本就不在玄武之下,只是因为玄武出其不意才将其封印。后来十二兽灵进入中州,龙灵就是十二兽灵中唯一一个力量完全解放的兽灵。始皇帝是天生异象的大才,受龙灵垂青,以此一统了天下。始皇帝深知龙灵的力量之大,将一半的龙灵化入了中州大地后,觉得即使是一半的龙灵后人也未必能够控制得住,所以就将其封存到了龙门之内。没想到此举引得无数鱼蟒躁动,心心念念想要获取那一半的龙灵之力,化为真龙。

(二)武學技能
·帝王之术
1、腾龙之术:始皇帝遗留在身体内的龙灵之力随血脉代代相传,所以始皇帝的嫡系后人在生下来时就有龙气隐藏在体内,但若不激发,也与常人无异。因此每一位皇帝都会在决定太子之位后,帮他激发出体内的龙气,龙气激发之后,会化为龙鳞覆体,能激发多少,就看个人资质了,传说最厉害的那一位太子,直接被激出了半条龙尾。
2、皇拳:帝王之家信奉权力即一切,而拳力就是权力,能打出多重的拳力,就能掌握多大的权力。所以历代皇帝都只研习这最简单的出拳之术,没有多余的花巧,最简单的一拳出去,就是人间巅峰。
·边军武学
一丈威:大枪之术。边军数十万,人人习练大枪,而每一代的边军统领,就是“枪王”。边军统领代代相传的一杆混铁大枪,就叫“一丈威”,材质特异,枪身如同两条拧在一起的大蟒,而枪头则乌沉沉的,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却与统领大印同为身份传承之物。
·捕衙功法
四衙之中,人才辈出,但各自出身不同,所负武学亦不同,此处仅介绍四衙第一高手、龙衙统领——杨刑的武学。
刑刀:杨刑本是刽子手出身,一柄鬼头刀不知斩了多少江湖高手,是公认的四衙第一。他的刑刀刀法是根据上古五刑而来。上古先民认为天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故万物皆有五行。人也有五行,而断人之五行,即为行刑,所以依五行相克创出了上古五刑。火能变金,故墨以变其肉;金能断木,故剕以去其骨;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宫以断其淫;水能灭火,故大辟以绝其生命。墨、劓、剕、宫、大辟,这就是上古五刑,也是刑刀的五式。
三、纪年
